古人的“照相機”:千年傳拓技藝如何展現(xiàn)歷史痕跡

發(fā)布時間:2022年11月07日 15:49     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

  【解說】雁門關的千年車轍、嵩山的層疊山石、云岡石窟的樂伎造像,11月7日,晉商文化研究學者陳旭傳拓作品藝術展正在山西美術館展出,百余件展出作品,涉及瓷器、青銅、甲骨文、中國金融、晉商文化、嵩山地質(zhì)等多個系列。

  傳拓是一門古老的技藝,有古人的“照相機”之譽,至今在考古、文博、古籍等領域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歷史上,許多流散文物、文獻等,因傳拓作品得以流傳。

  1995年,陳旭與傳拓結(jié)緣,師從古文字學家張頷學習傳拓技藝。一幅傳拓作品需要經(jīng)過采集、制作、裝裱等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其中,素材采集多在戶外。

  【同期】晉商文化研究學者 陳旭

  這一幅作品是來自于嵩山,因為嵩山是一個很獨特的地理地層,地球形成是46億年,那么,嵩山第一次從海平面上往起出的時候是36億年,這里邊一定有很壯觀的自然,一定留下了很壯觀的痕跡。(我)每一次去,大概就是一個月時間,你得先采集,采集有幾個層面,比如說,第一次先觀察,感覺這個地方像個什么東西,這個地方和我們的中國文化有沒有相結(jié)合的地方,然后做的時候一次還做不成,因為這都是分多少層做的,像這幅作品至少五六十個碎片,回來之后再拓平,再接對,再裝裱,再提字。

  【解說】展出作品中,還有這樣一幅“畫卷”,車輪接著車輪,幾道車轍綿延不絕。

  【同期】晉商文化研究學者 陳旭

  一道一道的,這些深色的這些背景,這是我在雁門關,就是2000多年來的石頭上,過去車轱轆壓的車轍的印跡,車轍的印跡深的地方,有30公分深。經(jīng)過歷代千年的磨壓,這個痕跡,所以這個很感人。上邊這個車輪呢,是從明代到清代的車輪。這兩個組合起來,就形成了一個非常深遠的一個歷史感覺,這個主要是體現(xiàn)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,也體現(xiàn)了我們過去的歷史,現(xiàn)在的富強的中國。

  【解說】陳旭長期研究晉商文化,他將數(shù)十幅晉商楹聯(lián)、字號、牌匾制成《鴻儒博商》傳拓作品。

  【同期】晉商文化研究學者 陳旭

  我們要拉遠一點看,你看是一街兩行,過去的商業(yè)街,一街兩行,門前面都掛的牌子,體現(xiàn)了晉商在500年間,他的輝煌的一個過程。

  【解說】傳拓技藝,不僅為物象留影,也為歷史佐證,為文化傳承。在陳旭看來,這門古老技藝,傳承的同時,更需要發(fā)展創(chuàng)新。他將平面拓、立體拓、軟體拓、活體拓融為一體,讓傳拓更好地融入現(xiàn)代生活。

  【同期】晉商文化研究學者 陳旭

  云岡石窟大概雕鑿的這些窟里邊,所有的造像接近五萬尊,這五萬尊,是陳列在大地上不可動的遺產(chǎn),如何讓它動起來,我就用我的拓跡技藝先做了一個試驗。如何讓它動起來活起來呢,我計劃里邊選擇大概就是500個左右來做一個專題。

  屈麗霞 高瑞峰山西太原報道

責任編輯:【羅攀】

版權聲明: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,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特別推薦
發(fā)表評論
文明上網(wǎng)理性發(fā)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(xié)議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。
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4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